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住建局全面推行住建领域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总结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县住建局多举措,全面推行住建领域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切实解决了办事群众反映办证难、耗时长、来回跑的问题,增强了群众办事体验感和获得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系统梳理目录清单

  县住建局高度重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把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纳入全局“放管服”改革工作重点内容,印发《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住建局关于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定期调度部署,从制度层面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深入研究政务服务事项中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办理方式、法定依据等,严格梳理告知承诺制目录清单,将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公租房申请审核、安全生产许可、工程招投标等高频办理事项列入承诺制事项目录。

  日前,我局再次梳理了住建系统证明事项清单,按照同一办理事项进行归类,进一步研究增加告知承诺制事项范围,提高实行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覆盖比例。通过扩大承诺制在“热点高频事项”中的适用,切实增强了告知承诺制便民利民的普惠效果。

  (二)统一规范工作流程

  结合实际,科学编制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工作规程,修改完善办事指南,制作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办理事项名称、设定证明依据、证明内容、承诺方式、虚假承诺责任等,并在政务服务场所和政务信息公示栏及时公示告知,方便申请人获取和下载。

  随着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全面实行,有力推动了减证便民、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措施的有效落实,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间不断压缩,切实解决了过去群众办事耗时长、办理难的问题。县住建局不断优化消防验收备案等业务流程,精简材料,合并受理特殊建设工程和非特殊工程的消防验收和备案,破解了项目消防验收种类多、时间长等问题,验收时间缩短了一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制度,清单内容反映在“一张表单”上,并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办理审批事项,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甚至“零跑腿”“足不出户办业务”的改革目标。

  (三)加强事中事后核查

  县住建局将告知承诺制纳入住建领域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贯穿工作全过程。针对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的特点和承诺人的信用状况等分类核查,明确核查时间、标准和方式,对在核查或日常监管中发现承诺不实的,依法终止办理、责令限期整改、撤销行政决定或者予以行政处罚,并纳入信用记录。

  在办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与验收等业务时,提前告知申请人虚假承诺的风险以及惩戒措施,督促申请人诚信守诺,如发现虚假承诺或承诺到期拒不兑现的,将收回《建设工程消防审查合格意见书》《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意见书》等行政决定,对存在虚假承诺行为的申请人再次提交申请的,将不再适用于承诺制。

  二、存在问题

  县住建局局推行证明事项承诺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证明事项承诺制意识有待提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推行以来,因涉及面广,工作人员意识淡薄,处于被动消极状态,致使承诺制并未真正让申请人做到承诺。二是证明事项承诺制清单更新力度有待加强。住建行业涉及证明事项较多,清单调整工作目前还未进行完全更新,清单更新力度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计划

  一要拓宽工作视野,提高证明意识。证明事项承诺制工作目前处于持续推进的过程,以后在对涉及营商环境及公民公共利益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时,应提高减证便民意识,原则上在办理事项中不得增设不利营商环境的、为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证明。

  二要扩大宣传媒介,营造良好氛围。今后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加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宣传,提高公众知晓度和社会影响力,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的良好局面。

  

  附件: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住建局关于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住建局关于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docx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参考样式).docx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年8月31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