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点线面”多方发力,织密为民服务“和谐网”,努力把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自上而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释放和谐“新动能”。
一是健全调解前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守好基层和谐防线。成立“玖哥调解工作室”、福堂镇“258”人民调解工作室和省际边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打造调解基础“站点”,筑牢调解阵地。整合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村(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多方力量,结合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组建专业化、本土化调解队伍,让调解风格更“接地气”。当前,在连山各镇及53个村(社区)均已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480个自然村建立了调解小组,全县自然村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已建成。二是紧紧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开展工作,塑造大调解格局。以各司法所作为各镇调解工作开展的“触手”,定期对辖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鼓励各村(社区)书记、老党员、乡贤等群体,发挥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同时加强与镇、村(居)、行业性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协同联动,拓宽信息收集与反馈渠道。截至8月,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调解各类纠纷160宗,其中调解成功158宗,劳动人事争议纠纷8宗,调解成功率为98.7%,达成协议后的履行率100%。
坚持“内外兼修”,画出一条“培训+普法”的调解“智慧线”。一是通过安排业务骨干参加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为业务骨干补钙、充电、加油,掌握专业调解技巧,积累理论基础。积极开展“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业务技能培训班,深入学习人民调解工作基本理论、调解技巧及常用法律法规,用好“老带新”、“传帮带”等方式方法,提升调解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战技能。今年以来,各镇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6次,共计90余人次;对外畅通调解“普法线”,创新普法方式,提升基层群众法律意识。创新构建“法律七进+”载体,延伸普法宣传触角,将法律法规以“口袋书”方式进市场、进广场、进校园,实现调解普法宣传全覆盖、无死角。善用“壮语”和“瑶语”等少数民族方言普法,普及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法律法规,拉进与群众间的距离,增强普法的实效性和渗透力。在日常普法工作开展过程,采用“普法+调解”一体化工作模式,调前讲法、调中释例、调后普法,以“边调边普”的形式将调解与释法明理相融合。今年八月,共开展调解普法宣传活动7场,受教育群众800余人。
一是加强司法协作,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完善两地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补齐省际边界纠纷化解短板,促进双方优势互补,拓宽协调联动的“领域面”。经充分沟通,连山司法局与毗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司法局达成《省际边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协作协议》,搭建省际边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共同打造省际接边地区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实现了清远、贺州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全方面各过程的有效衔接,及时掌握边界纠纷动态,实现“排查零疏漏、衔接零空隙、调处零激化、矛盾零上交”,构建平安边界、法治边界。二是与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对接。连山司法局与信访局建立“访调对接”机制,与连山公安局建立“警调联动”机制,与连山人民法院在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化法庭与司法所联动联调对接,建立“庭所共建”联动联调机制,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协调配合的“一站式”服务模式,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工作质效。今年以来,调解警调联动案件共22宗。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