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食品药品安全

食品安全不放假,元旦春节期间这份安全消费提示请查收

图片1.png

  2023年进入倒计时,2024年元旦迎面而来,传统佳节--春节也将随即而至。节假日期间,无论居家团聚,还是外出旅行,都离不开美食相伴,为切实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与健康,连山食药安办、县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群众应保持理性消费,健康饮食!现发布以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一、选购食品方面

  图片2.png

  (一)应到持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或经过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食品;购买冷藏冷冻食品要到具备冷藏冷冻食品经营项目、储藏条件好、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或市场购买;网购食品或半成品更要注意查看卖家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及经营项目、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二)要查看外包装,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鼓包(涨袋、胖听)、有无颜色变化、有无异味等。

  (三)要索取购货凭据或保留购物小票,以备维权所需。

二、就餐用餐方面

图片3.png

  (一)选择到持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不到无证小店和街边小摊就餐。

  (二)慎食高风险食品,若选择食用凉菜,熟食卤味和生食水产品等冷食、生食类食品时,应注意查看食品经营单位是否有经营相关冷食和生食品种的项目。

  (三)不尝鲜,不贪口腹之欲,不食用野磨菇、鲜黄花菜、河豚鱼、织纹撑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

  (四)严禁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有关法律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动物;禁止以家畜家禽名义食用野生动物。

三、网络订餐方面

图片4.png

  (一)查看商家证照信息、菜品原材料、店铺评价,谨慎下单。

  (二)尽量选取近距离的餐饮单位订购,以缩短食物运送的时间。

  (三)收到餐食后,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被开启的痕迹,餐食是否被污染等,并及时加工食用,切勿长时间存放。

  (四)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食品和冷加工等高风险食品。

四、烹调食品方面

图片5.png

  (一)用餐或烹饪前,应洗净双手,厨具和餐饮具等要清洁并生熟分开。

  (二)挑选新鲜、卫生的原材料,认真清洗并做到烧热煮透。

  (三)湿河粉、米粉(线)等谷类发酵制品、泡发的木耳或银耳等,尽量在购买当天或泡发当天食用完,凉菜要现做现吃。

  (四)选取五指毛桃等材料煲汤的,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煲汤材料。

  (五)冷冻食品烹饪前应彻底解冻,以防食物加热不透。

  (六)外购熟食或外出就餐打包的食品,在下次食用前应先确认是否变质,已变质的食品要及时清理,未变质的食品要彻底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五、食物储存方面

图片6.png

  (一)热制食品,室温存放时间应不超过2小时。

  (二)加工后的食品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三)未食用完的食品,应该用保鲜膜密封,按存贮要求进行常温、冷藏或冷冻保存。

  (四)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要看是否符合相应的条件(一般冷藏温度为0-4℃,冷冻温度为﹣18℃以下)。

  (五)冷藏食品,一般3天以内食用。

  (六)冰箱内存放食品不宜过满,务必定期清理。       

六、良好习惯方面

图片7.png

  (一)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二)注意科学搭配膳食,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不暴饮暴食。把健康用餐、科学用餐、理性消费理念根植内心,把杜绝餐桌上铺张、舌尖上浪费付诸实际行动。

七、其他注意事项

  (一)留心食物中毒表征,一旦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就医,并保留可疑食物。

  (二)如发现违法违规经营食品行为,请及时举报投诉,举报投诉电话:“12345”“12315”。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