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安全生产

关于印发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2-06-09 16:48 信息来源: 县自然资源局
【字体:

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县自然资源局反映。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69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2022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省市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我县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2021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021年底,我县共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27处(崩塌11处、滑坡15处、泥石流1处),威胁总人口596人,潜在经济损失2582万元,其中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威胁人口311人,潜在经济损失460万元。

2021年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一是地质灾害出现变形、小规模灾害的时段更为集中,主要集中在龙舟水”前后,冬春季节灾害发生极少;二是地质灾害类型仍以崩塌、滑坡为主灾害体规模多为小型部分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有“复发”现象,主要诱因为连续强降雨

二、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

我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每年的主汛期(4月中旬10月中旬根据有关部门气象预测,2022年为偏差年景,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可能为前旱后涝,旱涝急转,阶段性、局地性旱涝灾害明显。2022年的防范重点区域是各镇处于集中强降雨中心地带的山边居民点和公路、矿山水利工程等的周边区域。继续加强对人为开挖、削坡建房等容易导致边坡结构破坏工程活动的监管。综合考虑,全县划分为四类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

(一)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吉田、太保、永和、福堂。该区域受区域断裂影响,岩石较破碎;地表出露基岩风化强烈,第四系残破积土层松散,风化层厚度大;同时该区域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存在多处削坡建房、公路开挖边坡情况,在汛期更易发生崩塌、滑坡,在连续强降雨、暴雨等恶劣条件下,山区丘陵等地势起伏大地表碎石、土、杂物堆积区域,有形成泥石流的可能。重点加强该区域削坡建房点山边居民道路边坡巡查监测。

(二)矿产开发利用区矿山开采过程中,不按开发利用方案开采、排土场基础设施不完善、矿柱缺失、地下水失衡等因素易诱发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透水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县应急管理局和县自然资源局要加强对矿山生产建设的监督管理,露天矿场要实行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严格控制台阶层台阶面宽做好截排水;地下开采矿山要加强塌陷、冒顶等次生灾害的预防工作;尾砂坝的矿山要采取加固措施,及时设置尾砂坝截排水沟,防止引发二次灾害。

(三)水利工程项目区我县辖区内的山体起伏较大,沟脊、水系发育,在汛期易发生引水工程渗水、溃堤、淤堵等,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县水利局要加强对各项水利工程水电站生产建设的监督管理及地质灾害的巡查监测,同时督促有关负责人在强降雨前后,及时对汇水渠进行检查,发现淤堵,裂缝等情况,及时清理和修复。督促小水电站加强线路巡视,对于发现电杆基础有塌方隐患的及时做好迁改。

(四)旅游景点区县内的旅游景点多位于山区,以陡、险、峻、奇而闻名,是自然地质作用的产物,但使部分景点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尤其在旅游旺季,游客多且流动性大,危险边坡潜在威胁人数骤增,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县广局要对辖区内的旅游景点进行排查,发现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要及时处置做好宣传指引等预防措施,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

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段)的防治

根据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分布情况,我县划分地质灾害重点防范镇4个,地质灾诱发因素主要为城乡建设、道路交通等开挖边坡和连续强降雨。

(一)吉田镇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吉田镇镇区及周边、三水口村委、联合村委、国道G323线和国道G234线沿线一带,面积52.67km²,约占全镇面积的29.26%。典型的地质灾害点有三水小学门口崩塌、庙冲崩塌、新寨滑坡等。

(二)太保镇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太保镇镇区及周边、旺洞村委、S522线、国道G323线和G55二广高速公路沿线一带,面积84.52km²,占全镇面积的55.01%。典型的地质灾害点有大寨滑坡、石碧崩塌等。

(三)永和镇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分布在永和镇镇区及周边、上草村委、县道X400线和国道G323线沿线一带,面积68.59km²,占全镇面积的33.49%。典型的地质灾害点有上沙水滑坡、蒙洞崩塌等。

(四)福堂镇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永丰村委和梅洞村委一带,面积26.48km²,占全镇面积的13.47%。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福堂镇镇区及周边太平村委、县道X402沿线国道G234线沿线一带,面积49.17km²,占全镇面积的25%。典型的地质灾害点有上元珠滑坡、韦屋崩塌、陂头滑坡等。

其余各镇虽未划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镇,但也要结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部署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编制防治方案,科学开展防治工作县自然资源局要会同住建、水利、交通等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编制和落实当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出本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防灾措施,落实监测、报警单位和主要责任人,确定避灾方案和紧急疏散路线。对违反规定或不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造成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依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地灾防治责任。各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镇要结合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完善群测群防责任人(镇长)、群测群防管理员(村干部)、群测群防专管员(隐患点监测人)“三员共管”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托幼机构,旅游景区(点)水利设施医疗机构等也要建立包含责任人、管员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交通沿线及附属设施结合“路长制”实施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

(三)加强隐患排查,夯实地灾防治基础。各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认真部署开展本系统内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加强对削坡建房点、旅游区(点)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水利设施、公路沿线以及种养、进山务工人员临时厂棚等重要部位检查,切实掌握本系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情况,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对排查出来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分别由各镇及有关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综合防治。

(四)加强地灾评估,严控人为新增隐患各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积极探索山区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简易办法。严格落实农村宅基地审批程序和管理有关规定,严控新增削坡建房点

(五)积极筹措资金,推进地灾综合治理根据本地区财政状况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实际要求,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适当增加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保障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移民政策、乡村振兴、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落实资金继续推进农村削坡建房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降低削坡建房风险隐患各镇要提前谋划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民事协调工作,推动解决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2022年省、市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优化信息发布,做好气象预警预报。县气象局与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特别是强降雨过程的地质灾害实时预报,不断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的精准水平,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和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发布手段,及时将预警信息发送给各级防灾责任人和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撤离。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各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单位,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普及力度,综合运用现代媒体,形成常态化减灾防灾宣传机制,使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切实提高人民群众主动防灾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附件1.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2022年地质灾害主要危险点(段)监测防治责任人一览表.xls

            附件2.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2022年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