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现公布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部分组成。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gdls.gov.cn)下载。
一、总体情况
2024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县委、市县政府重点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准确执行《条例》,充分发挥政务公开促落实、强监管的功能作用,以高质量政务公开推动连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主动公开情况。依托县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聚焦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持续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的公开。2024年,县政府门户网站共发布信息3266条。其中,规范性文件和政策解读20条,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类动态信息700多条,调查征集信息70多条,“连山县政府网”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47条,协助和办理网民留言58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一是不断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及时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各项流程。二是加强平台管理。对纸质版的依申请公开信息统一录入“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系统”,加强对信息的分析统计,有效避免漏件或超期答复等情况发生,实现全程可查可控。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建立粤政易工作群组,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加强与县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部门的沟通会商,确保依申请公开办理质量和时效整体提升。四是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加强对申请人的定期回访,对较为复杂的申请件,主动与申请人沟通联系,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2024年以来,我办共收到依申请公开5件,均按照程序办理答复,做到零复议、零诉讼。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一是优化工作机制。各镇、县政府组成部门在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工作,落实信息公开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政务服务水平。二是完善工作流程。印发《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和县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府网站发布和政务新媒体管理运维,有效提升政务信息传播质量,确保信息的安全性、规范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一是完成了政府门户网站前台改版,不断优化网站栏目设置,如加设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招商引资”专题栏目,做到版面更美,内容更优,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查阅,不断提高公开实效。二是完成了政府门户网站二级等保测评工作,切实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三是发挥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功能,不断加大对民意征集、网上调查、在线访谈等模块的应用,进一步拓宽政策信息咨询渠道。推动了网站“无障碍浏览”和“长者助手”功能上线,打破数字“鸿沟”,为群众无障碍、高效和便捷获取政务咨询提供便利。
(五)监督保障情况。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督促指导。及时调整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镇和县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次全县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全面规范、健康发展;由专人负责集约化平台运营,编制了网站管理的各项教程,定期更新和反馈检测情况,快速响应完成整改。二是落实经费保障。将政务公开和网站运维列入每年财政预算,为网站有序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是政府网站信息发布单位存在内容审核不够严谨、流程不够规范情况,导致错敏词出现;在发布稿件时存在栏目与稿件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现象。二是部分单位未做到及时更新新闻动态类栏目的情况。
下一步改进措施:
我办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工作部署,继续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规范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式,争取政务公开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进一步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牢筑网络安全防线,完善网站和新媒体内容运维和信息发布审查机制,规范网上留言、网上投诉、举报等网站互动交流平台管理;严格执行公开信息先审后发、“三审三校”等制度,将信息发布内容安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二)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不断提升政务公开业务水平;深入推进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加快门户网站改版上线,更好为公众提供便利的服务;强化政府信息管理,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和专栏等公开内容;规范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做到文书规范、答复按时;积极做好政策解读和热点回应工作,确保信息更新及时、形式丰富、内容准确权威,全面提升政务公开的服务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监督检查。加强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的常态监督检查力度,落实周检、月检,并不定期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等工作的专项检查,对不及时、不正确公开和发现错敏信息的单位进行通报,纠正整改,堵塞漏洞、补齐短板,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提质增效。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收取信息处理费的情况:本年度无发出收费通知,无收取信息处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