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主动公开 > 部门文件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335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财政局局长  张伟平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县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面对国内外复杂而严峻的经济形势,在我县税收任务极为严峻的情况下,全县财税部门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年初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财政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紧紧围绕县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预算任务,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民生,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良好保证了我县各项社会事业的资金需要。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完成基本情况

2012年我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8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1,267万元的100.19%,比上年增收856万元,增长8.2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030万元,比上年增收685万元,增长10.8%;非税收入完成4,258万元,同比增收171万元,增长4.18%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上年结余收入5,314万元、上级补助48,794万元、调入资金484万元,当年全县财政总收入65,880万元。

2012年我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0,06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9.17%,比上年增长4.84%;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加上上解上级支出231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900万元,当年全县财政总支出51,192万元,总收支相抵后,结转结余14,688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2,195万元,国债转贷资金结余2,472万元,净结余21万元。(详见附件)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46万元,同比减收4,615万元,下降80.1%;上级一次性追加基金专款收入1,72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2,613万元,当年全年基金总收入5,484万元;201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893万元,其中:上级追加基金专款支出1,815万元,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78万元,总收支相抵后,结转结余2,591万元。

(三)2012年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再创新高,提前顺利完成年初预算收入任务。2012年,我们积极克服工业化程度低、税源零星分散、缺乏持续稳定的税源项目、政策性因素影响拉低了财政收入增速等困难,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再创新高,达到11,288万元,提前3天顺利完成年初预算收入任务。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3.04%)高出5.17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9个县(市)、区的第一位。

2.主体税种表现出色,大力拉动税收收入增长。2012年我县税收收入中的四种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表现出色,四大税种共完成4,260万元,占全县税收收入(7,030万元)的60.60%,大力拉动全县税收收入的增长。2012年我县税收收入增幅比全市税收入平均增幅(2.33%)高出8.47个百分点。

3. 支出结构得到优化,确保各项民生投入

2012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达到34,809万元,增长了8.09%,高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3.25个百分点,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69.53%,其中:教育支出12,810万元,增长13.92%。

(三)完成2012年财政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2012年全县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全力以赴抓收入,着力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确保完成预算收入任务。一是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形成财政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财政部门继续坚持收入情况通报、局领导分片抓收入等工作措施,对重点地区和收入负增长的地区进行严格督导。三是配合税务部门进一步挖掘增收潜力,应征尽收。四是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密切关注增值税改革试点、资源税改革试点等国家税制改革动向,重点加强减收增支因素预测分析,建立健全抓收入、强征管的长效机制。

2.切实提高收入质量。积极落实省财政厅“抓收入必须建立在收入质量的基础上”的工作要求,财政部门做好非税收入组织工作,依法征收、应征尽收,防止“以费代税”,逐步提高收入质量,使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控制在年初预算数以下。

3.加强预算支出管理,保重点保民生促和谐。一是加强财政保障能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城乡低保等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保障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镇、省文明县城、省教育强县的财政经费投入二是抓好“三农”发展工作。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创新扶贫方式和举措,增加贫困户“造血功能”,加大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推进力度。

4.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一方面,积极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的自查和抽查,确保了财政资金专款专用;另一方面,开展“收支两条线”年度稽查,对全县35个执收单位进行了“收支两条线”年度稽查,稽查重点为“应收不收、应罚不罚”行为。

5.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确保理财水平有新提高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大力推行“零基预算”;二是全面完成了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公务卡制度、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等三项改革任务。将公共财政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县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公务卡改革范围。

6.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并取得新突破。加强沟通联系,坚持不懈地争取上级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项目及资金扶持,努力防范财政风险。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我县财政预算运行情况,虽然财政收入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由于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当前财政收入总量依然很小,财力还相当薄弱,可支配财力还难于满足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目标任务依然相当艰巨。我们将高度重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同时也需要全县上下的理解和支持。

二、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3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编制2013年我县财政收支预算的指导思想是:一是保持预算编制政策的连续性,既要保持县委、县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又要继往开来,体现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二是提高预算编制的统一性,建立健全统一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提高预算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体现预算编制的公共性,财政支出安排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既注重支持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又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四是强化预算编制的全盘性和刚性,财政预算编制应体现增强预算约束力和绩效评估,减少年中追加资金比例,减少资金安排自由裁量权。

(二)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贯彻《国务院关于编制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关于“收入预算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 积极稳妥、留有余地,与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适应”的要求,参考2013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2013年我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可比增长8%安排(其中税收收入增长9%),预计达到12,191万元(详见附件)。

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预算结余、税收返还、转移支付和省、市专项补助,县级财政总收入52,756万元,减除各项上解款项203万元后,全县可用财力为52,553万元。按此可用财力相应计划安排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081万元(其中:2013年省、市专项补助支出8,205万元,上年结转支出12,195万元),比2012年预算数增长39.22 %,计划安排拨付国债转贷资金2,472万元。

201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拟安排1,525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要求,支出相应安排1,525万元(详见参阅文件)。

2013年我县财政收入预计将保持平稳增长,但财政运行中减收增支因素仍较多,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收入方面,我县税源单一,缺乏支柱企业发展的支持,税收收入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存在较大的阻碍,致使我县财政可用财力极端匮乏尤其是我县支柱产业小水电产业发展已经到顶峰,电力行业税收基本处于“看天吃饭”。支出方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及协调我县城乡区域发展,支持事业单位改革都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财政支出刚性强、压力大,新增支出远远大于新增财力,在保证工资和津补贴政策兑现和党政机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部分项目无法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盘子内安排或只能部分安排,实现预算收支平衡任务艰巨。

(三)真抓实干,锐意创新,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2013年,我县财政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稳增长、优结构、促规范、强监管、保民生、重节约、提绩效”的原则,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努力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

为确保2013年全县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确保财政收入实现可持续增长,努力做大财政“蛋糕”。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运用贴息、补助等手段,培植壮大税源,助推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加强与税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切实做好财税收入的组织协调工作,挖掘增收潜力,做到应收尽收。三是配合税务部门做好“营改增”工作,努力拓宽税基。四是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机制,加大政府收入统筹力度,推行非税收支脱钩管理,提升财政收入质量。

2.积极统筹安排资金,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一是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土地储备融资、BTBOT模式、盘活国有资产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省文明县城和国家卫生镇资金投入,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保障工资和法定支出需要,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教育、医疗卫生两个方面重点突破,保障创建省教育强县资金投入。三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突出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突出支持新农村建设。

3.深化财政各项改革。一是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增强重点项目建设的计划性。二是深化“三公”经费支出改革,降低行政成本。三是加强财政投资审核工作。建立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财政投资审核工作机制,提高评审效率。

4.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一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健全依法管理专项资金和单位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二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三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改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工作。四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加大镇级财政巡查力度,确保上级惠农惠民资金落到实处。

5.加强热点问题的研究。深入做好财权事权相匹配、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激励型财政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力薄弱、横向转移支付等问题的调查研究,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积极争取上级对民族县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6.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能力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增强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财政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坚定信念、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建设幸福连山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