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有关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反映。
二〇一三年一月二十八日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统筹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的总体部署,按照省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粤府办〔2012〕11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连山的核心任务,按照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促进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积极发展生物处理技术,合理统筹填埋处理技术,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按照“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充分发挥镇、村主导作用,全面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逐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做到有专业队伍、有专项资金、有专项制度、有相关配套设施,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为广大群众创造整洁美丽的生活环境,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工作内容和方式
(一)加快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
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吉田镇甲科村荷叶冲,占地面积135亩,设计日处理量为100吨,总库容280万立方米,使用年限40年,项目总投资5100万元。目前已完成预算、施工图设计,预计2013年2月底开工建设,2013年12月底建成。(由县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市政局、吉田镇具体实施)
(二)加快各镇垃圾中转站建设
为做好各镇垃圾清理转运工作,各镇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落实好垃圾中转站选址、征地及“三平一通”工作,在开展工作中所涉及的资金由各镇自行筹集。中转站土建、站内设施、垃圾压缩设备等资金由县统筹安排,由县规划市政局落实土建的统一设计、预算以及压缩设备的统一政府采购,各镇要积极配合中转站建设工作,在2013年6月30日前建成垃圾中转站并投入使用。(由县财政局、规划市政局、各镇具体实施)
(三)加大投入,实现垃圾收集设施全覆盖
为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使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各镇按要求建成辖区内垃圾收集设施全覆盖,在国道323线、省道263线公路沿线的自然村要建设垃圾屋,其它自然村建设垃圾收集池(均由县规划市政局统一设计标准建设)。其中,大的自然村建设2个垃圾屋(池),小的自然村建设1个垃圾屋(池)。各镇在2013年4月30日前完成建设要求的,由县统一给予补助(垃圾屋每间一万元,垃圾池每个一千元),不足部分由各镇、村自行解决。(由县财政局、规划市政局、各镇具体实施)
(四)加强环卫保洁人员队伍建设
为使各镇、村生活垃圾做到及时清理,实现环境卫生全保洁常态化,各镇自行聘请环卫保洁人员,县按照县环卫工作人员统一标准对各镇进行适当补助(自2013年1月开始)。其中:太保镇、永和镇、福堂镇、小三江镇各6人(3名技术人员、3名环卫人员);吉田镇5人(2名技术人员、3名环卫人员);禾洞镇4人(2名技术人员、2名环卫人员);上帅镇3人(2名技术人员、1名环卫人员)。各镇根据自身实际聘请环卫工作人员,县不足部分,由各镇、村自行解决。(由县财政局、各镇具体实施)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配备垃圾清理转运车辆
为使各镇、村日常生活垃圾得到及时的清运和处理,垃圾清运车辆由县统一进行采购与分配,其中上帅、禾洞镇各一辆,其余各镇二辆。各镇配置的垃圾清运车辆主要用于村一级垃圾收集和清运至镇垃圾中转站,清运车辆在日常使用、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由各镇负担。另外,全县配置两台垃圾中转车辆,由县统一采购,县环卫站管理使用,用于收集、转运各镇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由县财政局、规划市政局、各镇具体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事关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扎实推进,狠抓落实,要将此项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建立保洁机制。各镇要明确农村生活垃圾管理部门,要确保有对口责任人,每个自然村要配备专门保洁人员,形成稳定的县、镇、村三级管理和保洁队伍。加强保洁监管,保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常态化运行。各镇、村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收集点清运制度,环卫保洁人员管理制度等有关制度,实施制度化、经常化环卫作业,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加强村规民约等自律性制度建设,培养村民讲卫生、爱干净的良好习惯。完善环卫用工制度,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稳定壮大环卫队伍。
(三)落实经费保障。县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县级任务的资金落实。各镇也要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镇转运站、收集点等设施建设。镇、村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一事一议”收取保洁费用,争取当地乡贤和企业资助,加快转运站和收集点建设,保障运输和保洁费用。
(四)加大宣传教育。各镇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标语等形式,结合“乡村美,大清洁”活动,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重大意义,增强村民环卫保洁意识,倡导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鼓励和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再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五)加强监督与考核。县“乡村美、大清洁”工作领导小组将时间带点进行检查督促,及时通报。对不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财政补助;对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