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连山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落实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系统谋划,连山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县各级各部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县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各镇各单位通过召开专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议等方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学习研讨。把党的二十大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明年工作,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二)强化组织领导,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一是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和年度绩效考核工作。二是认真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整改落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工作取得成效。制定督察工作方案,成立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组,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工作。各镇各单位坚持“立即改”“长久立”相结合,挖掘工作亮点的同时,及时发现不足并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方案,认真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三)多管齐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一是着力抓好“一规划两纲要”落地落实。今年5月,我县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法治广东建设规划(2021-2025年)〉的实施方案》《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实施方案》,并根据市工作部署印发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对法治连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进行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二是完善政府立法工作制度。通过聘请立法顾问、委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省立法基地起草专家稿、在各镇设立基层立法联络员等方式方法,确保立法质量。今年,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草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中。三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印发《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2年度规范性文件立项工作计划》,严格按照法定职权,认真审核制定规范性文件,履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四是切实提高行政决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今年共审核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2份,行政机关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切实提高行政决策水平。五是积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出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县政府法律顾问管理和服务工作,精心选聘专家和社会律师,建立政府法律顾问队伍。
(四)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1.强化政府服务,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是全面梳理优化基层政务服务事项。目前,全县共下放镇级服务事项154项,村级39项;委托镇级办理服务事项35项,下放镇级执行行政处罚事项299项。二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应用工作。截至目前,通过工改审批系统共审批业务86宗。三是承接市内下放权力,加大对镇级简政放权力度。按照市的部署和要求,将35项政务服务事项放到镇一级办理。目前,涉及到5个县直部门已有序与各镇开展委托、明确事权先关事项的交接工作。在市统筹下,开展了第二批县级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工作。四是扎实开展数据编目挂接工作。统筹全县各业务系统按统一规范接入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广东省政务大数据中心门户完成自建类数据资源的编目信息、挂接、数据更新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数据编目挂接97条,完成率为101.05%。五是推进数字政府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工作,建设“智慧清远”系列专题应用。按照省、市“数字政府”规划要求,依托“一网统管”建设体系。
2.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认真推进《清远市2022年加快广清营商环境一体化责任清单》工作任务,实施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等政策措施。今年新设立企业132家,网办率达到100%。做好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推进涉企经营许可审批改革,实现准入准营同步提速。进一步降低企业退出成本。今年共办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业务77宗,其中通过简易注销退出市场的有25宗,占注销业务量的32.47%。
3.便民惠民,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实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服务“零距离”的目标。目前,广东政务服务网连山分厅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148项,网上可办率为100%;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率为96.93%,网上可办率为100%,即办件率100%,预约办理事项占比99.44%。做好网格化管理与镇村工作平台建设有效衔接,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在全县7个镇、53个村(社区)投放“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实现200多项服务事项可在线查询、办理和打印等业务,累计服务群众人数99362人次,业务量共223677笔。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对53个村(社区)配置电子政务网络,为各镇、村推广使用清远市疫情大数据支撑。
(五)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稳步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各镇组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集中行使依法授权或委托的行政执法权。同时,建立以县直单位执法人员组成的行政执法人才库,加强对乡镇行政执法一对一的实地指导。二是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行政执法部门监督职责,努力实现对监督对象的有效监管,并加强与省行政执法“两平台”对接,统一监管事项和随机抽查事项。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当前全县共405张执法证。提升执法监督效能。各镇、各执法部门不定期开展联合专项执法检查和整治工作。目前,我县7个镇已全面正式上线应用行政执法“两平台”。今年行政执法案件录入公示共1934宗。开展“全方位”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采取集中抽查及交叉评查形式,组织31个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执法案卷专项评查,推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六)法治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亮点纷呈
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落实村居(社区)法律顾问,与广州市经济法学会、广东艾伯纳律师事务所开展乡村振兴法律帮扶,与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和法治乡村学校等方式,让公共法律资源下沉基层,实现我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在全县各司法所成立市县两级行政复议受理点。规范行政应诉工作,持续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今年共收到行政诉讼应诉通知书56份,副县长出庭应诉26次,副镇长出庭应诉1次。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连山壮瑶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访调对接”“警调联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多元化解纠纷联调联动机制。我县创立有“玖哥个人调解室”“福堂镇二五八调解工作室”,打造良好调解品牌效应;深化“庭所共建”,县法院联合县司法局,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若干意见》,借助司法所的地域优势,为交通不便的边远乡镇设立网上法庭,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七)创新守法普法宣传方式,加大全民普法学法工作力度
一是建立全县各单位“八五”普法责任清单和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二是学习宣传贯彻新施行、新修订的法律法规,今年9月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暨《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宣传日活动,利用“两微一端”平台,传播法治文化作品,加强普法宣传。三是多措并举推动我县守法普法工作,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多主题“法律七进”活动。组织“八五”普法讲师团、法律顾问团和法治宣讲员队伍,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进行集中宣传,并通过法律讲堂、主题宣传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全民普法学法氛围。积极组织开展“护苗·绿书签”系列活动。结合“戏曲进农村”“文化惠民”“公益电影进农村”等活动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法治文化节目、具代表性的法治电影送到社区、送到乡村,使法治文化惠及广大群众。
(八)强化制约监督,行政权力行使更加公开透明
一是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在办证窗口公开行政审批事项、材料目录、办事时限等,方便群众办事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开展执法公开,推行阳光法治建设。根据政务信息公开和《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对当事人的处罚信息全部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及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予以公开。三是各行政执法部门认真做好对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案件检查录入工作,接受检察部门的监督。四是持续推进政务信息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截至目前,县政府门户网站共发布信息2766条。依法依规做好依申请公开,依法保障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截至目前,我县收到依申请公开2件,办理答复率达100%。不断创新应用门户网站平台功能,聚焦中心工作,启用了民意征集、网上调查、在线访谈等模块,广泛听取工作意见,深入推进决策和执行公开。目前,共发布网上意见征集23期,切实以公开助力监督、以公开推动落实。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自机构改革及执法权限下放后,各镇行政执法业务量大幅增加,执法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执法人员专业知识严重欠缺,执法专项经费不足,导致乡镇对部分执法下放事项难以承接,行政执法队伍结构不能适应当前的执法形势。
二是数据共享、整合难。目前,我县一些部门使用的内部业务操作系统仍为国、省垂直内部审批系统,无法与广东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对接共享,需要窗口工作人员在两个系统重复录入,工作人员负担重。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导致涉及部分数据资源整合工作较为被动。
三是“放管服”改革亟需加强。镇级承接事项的积极性不高,事权能力不足;县镇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各相关单位对下放后的事项运行情况及时指导监督不够,镇级对新增业务的管理处于被动承接状态。
四是审批事项“不集中”,群众存在“来回跑”现象。目前,进驻我县实体服务大厅的单位,还存在未将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大厅统一办理的现象,而且部分单位工作人员业务不够熟悉,导致企业、群众在办理相关业务时,还存在办事大厅和部门之间“来回跑”的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是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好领导干部和法治工作部门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三是发挥法治建设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夯实法治建设基层基础。
(二)纵深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细化落实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行政复议改革的工作权责划分,持续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行政复议改革的有序进行;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加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三)以民法典为法治支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对照民法典中所包含的权责事项,及时录入本部门的权责清单,确保每一项权责规定得到落实。在实施审批、许可、登记等事项,对民事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确认过程中,不必要干预及可以由前置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的事项予以清理取消。对涉及民事主体的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行“照后减证”、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只跑一次”、网上审批等高效便民的管理措施。坚持平等对待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各类民事主体,避免选择性执法、利益驱动执法和野蛮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持续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优化县政府门户网站运营维护,优化栏目设置,加强信息审核,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中共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委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3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