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平安办,市创建平安清远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有关新闻媒体、网站:
联系人:胡青丹,联系电话:3374921。
附件:创建平安清远简明问答
清远市创建平安清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1:
创建平安清远 护航幸福生活(创建平安清远简明问答)
一、创建平安清远的新内涵是什么?
答:创建平安清远的新内涵是:全力打造“安全、有序、法治、和谐”的平安清远,努力实现人人认同、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平安清远。核心是构建社会和谐稳定,主题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问题,主线是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创建平安清远的新思路是什么?
答:创建平安清远的新思路是:坚持法制先行,走依法创建之路;坚持以人为本,走全民创建之路;坚持基层在先,走主动创建之路;坚持改革创新,走制度创建之路;坚持放眼世界,走借鉴创建之路。
三、创建平安清远的新要求是什么?
答:创建平安清远的新要求是:在指导思想上,要更好地实现“四个转变”,即:从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转变,从静态维稳向动态维稳转变,从刚性维稳向韧性维稳转变,从运动式维稳向制度性维稳转变。在主要任务上,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公平正义,为平安创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通过努力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实现社会安定有序;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发挥好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通过建设平安文化,营造平安清远人人创建、幸福清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四、创建平安清远的目标是什么?
答:创建平安清远的目标是:通过平安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一强
五、创建平安清远的行动步骤是什么?
答:创建平安清远的行动步骤是: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全面部署、分步实施,条块结合、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创建平安清远各项工作。第一阶段(到2013年底):全面铺开。创建平安清远工作全面启动、形成声势,规划实施一批创建项目,创建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创建指标体系基本形成。维稳形势和治安状况不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第二阶段(到2015年底):系统推进。每年完成一批工作项目,突破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基本形成,维稳长效机制基本健全。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明显提高,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维稳形势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第三阶段(到2017年底):形成体系。平安清远创建体系全面建成,防范违法犯罪、化解社会矛盾、消除安全隐患的各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得到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理,可持续稳定工作局面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安全感在全省的排位大幅提升。第四阶段(到2022年):巩固提升。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社会安定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工作居全省前列,清远成为全省最稳定、最安全的地区之一。
六、创建平安清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创建平安清远的主要内容是实施“十大工程”(法治建设工程、民生保障工程、群众权益保障工程、社会矛盾化解工程、公共安全防控工程、人口服务管理工程、“两新”组织建设工程、信息网络服务保障工程、基层基础建设工程、平安文化建设工程)52个项目(法治政府建设项目,行政执法效能考评制度建设项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项目,司法执法监督机制建设项目,政法队伍建设项目,法治社会环境建设项目,法律服务项目,民生投入项目,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项目,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项目,教育制度改革项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项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项目,涉农权益保障项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机制建设项目,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项目,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建设项目,完善信访制度项目,社情民意收集研判机制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项目,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建设项目,社会矛盾调解体系建设项目,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建设项目,反恐怖工作建设项目,“全民创安”防控系统建设项目,治安技防系统建设项目,严打长效机制建设项目,治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项目,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项目,环境安全监控项目,安全生产监管项目,预防交通、火灾事故项目,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项目,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项目,特殊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项目,“两新”组织党建项目,社会组织建设项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项目,加强信息网络服务保障项目,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政法信息网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基层组织建设项目,基层政法综治维稳单位建设项目,城乡社区服务管理项目,城区网格化管理项目,基层平安创建项目,平安文化建设项目,道德建设项目,公众参与平安创建激励机制建设项目,净化文化市场项目,平安创建舆论宣传项目),基本涵盖了政法综治维稳工作,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性工程,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全局性工程,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性工程。
七、创建平安清远如何整体布局?
答:一是加强法治建设,维护公平正义;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强化公共安全,增强群众安全感;四是加强人口服务管理,促进安居乐业;五是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安定有序;六是加强基层治理,夯实平安基础;七是建设平安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八、创建平安清远近期要重点抓哪些工作?
答:2013年重点推进三大基础性工作:一是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重点完善街面巡逻防控网、社区村庄防控网、单位行业场所防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技术视频防控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等“六张网”,不断提升主动预警和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二是全力推进“平安细胞”工程。广泛开展创建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居、平安市场、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平安军营等各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把创建工作延伸到社会每一个单元细胞,努力形成“积小安为大安,以基层平安保全市平安”的良好局面。三是健全平安创建社会动员机制。广泛宣传和发动全社会力量,整合规范各类群防群治队伍,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队伍,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进一步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筑“全民创安”工作格局。
九、如何推进基层平安创建工作?
答:一是坚持基层优先,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把基层创新和顶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大力推进“平安细胞”工程,全面开展“条条”“块块”平安创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分期分批整顿问题突出的村居组织。四是推行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完善社区多元化治理机制。五是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镇街检察室、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等基层政法单位的骨干作用。
十、创建平安清远有哪些突出亮点?
答:一是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求为导向,依靠群众创平安。二是突出构建“大平安”格局。建立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三是突出平安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平安文化创建活动,倡导和谐理念,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四是突出“良法善治”。切实在法治轨道上解决平安建设中各种问题,推进依法治市理政。五是突出项目化建设。把创建平安清远10大工程细化为52个具体项目扎实推进。
十一、如何把法治打造成平安清远的闪亮品牌?
答: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防范和减少因行政行为失当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强化公正廉洁司法,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强法制教育,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破除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的观念,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把法治建设贯穿平安创建的始终,使法治成为平安创建的根本保障,成为清远的形象标志。
十二、如何实现全民创安?
答:创新社会动员体系,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全民创安”格局;推进群防群治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壮大平安建设力量;建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建平安清远的根本标准,依靠人民群众创平安,创出人民群众追求的平安。
十三、如何保障平安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
答:把平安创建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执政为民的系统工程,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和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作为创建工作的具体责任人抓统筹组织实施,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创建工作的共同责任人抓具体推进落实,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行业全面推动、全民共创共享的平安创建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健全创建平安工作运行机制,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实施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规范化运作、标准化考评。三是各级政府依照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水平,逐年增加平安创建投入,按照“谁收益、谁出资”的原则,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平安创建经费保障机制。四是加强对平安创建工作的检查、考评,把平安创建考评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考评成绩优秀的,予以表扬奖励;对考评成绩差的,予以批评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