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镇:凝聚党心民心 提升环境品质绘就乡村振兴的生态画卷
繁花似锦,绿意盎然,恰逢盛夏时节,景色悦目怡人。走进永和镇,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的村道干净平坦,房前屋后绿植与花卉相互映衬,农家小院里各色鲜花竞相绽放、芬芳四溢……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间,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今年以来,永和镇全面落省、市工作部署要求,以党建引领,强化组织,明确目标,加强宣传,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全力打造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乡村新面貌。
永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明确工作重心和目标,以扎实推进、持之以恒的态度,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建立“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的网格化责任体系,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镇纪委牵头成立督查指导小组,建立“周通报、月覆盖”机制,确保整治行动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永和镇将环境整治作为提升村民文明素养的契机,充分发挥党员、人大代表、志愿者等群体作用,对乡村环境进行全面大扫除。在环境整治行动中,对垃圾死角、断壁残垣、生活垃圾、沟渠污水、农业废弃物等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截至目前,已累计清理垃圾10余吨,清理渠道12余公里,清除卫生死角326处,成效显著。永和镇上草村委会高坪村的唐大爷高兴地说道:“这个地方原来堆满了垃圾,影响村容村貌,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在政府的组织下,大家一起行动,开展大扫除,现在这里变得干净整洁,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
环境整治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一环,重在决心和恒心。为提升乡村风貌,永和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方式,通过村“两委”成员带头,对乡村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在环境整治行动中,既广泛动员群众开展厕所清扫和便器清洗去污,又全面清理农村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农村水体污染等。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截至目前,全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有效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
今年以来,永和镇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积存垃圾10余吨,清理村内水塘10口,沟渠12余公里,淤泥200余吨。同时,全面清理农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生活污水乱排乱倒等问题60余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永和镇积极响应‘绿色乡村’行动,成功动员18个群团组织,开展37次义务植树活动,参加人次达900余人,共同营造‘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氛围。”永和镇相关负责人说。积极开展镇村绿化。今年以来,“乡村绿化”投入资金63.71万元种植苗木13690株,因地制宜打造“乡贤林”“青年林”“同心林”;在鹰扬关民族团结进步林示范点的基础上,打造绿美生态示范点,其中五四茶场已种植油茶3.5万株、山苍子5.5万株,镇村绿化水平明显提高。
“我每周都带队搞村里卫生清洁,清沟渠、扫大路、捡垃圾,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永和镇桂联村相关负责人说道。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以来,永和镇实行“党小组引领、网格员联动、保洁员助力、志愿者参与”的人居环境“美容”新模式,成功打造出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2户,并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营造了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村规民约,潜移默化影响村民行为,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群众战”。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永和镇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引导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倡导村民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卫生,共建美丽乡村。
要“面子”,更要“里子”;要颜值,更要气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永和镇不仅注重美化绿化,还根据各个村的资源与文化,因地制宜,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气质。同时,通过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凝聚文明建设新风尚,留住乡村的“魂”,使乡村美到“里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了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常态长效机制,永和镇采取多项措施,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可持续。一是完善管护机制。建立健全“两委干部包组、保洁员划片包干”的管护模式,建立红黑榜、评优评先活动,将管护责任具体落实到人,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有效发挥市级管护资金保障作用。二是强化管护队伍。全镇10个村(社区)配齐专职保洁员及管护人员,将基础设施、绿化、亮化等纳入管护范围,确保公共环境卫生得到有效维护。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将乡村治理工作纳入村级考核体系,对各村(社区)的公共设施管理、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进行打分评比,并作为村级资金奖补的重要依据,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经过不懈努力,永和镇的农村人居环境和面貌得到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乡村,为构建宜文宜业宜居宜游的“四宜”小镇的乡村生态环境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