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连山 > 秀丽连山 > 民风民俗

连山汉族特色节日

春 节

除夕交新年初一零时,先放爆竹迎春志庆,并边敲簸箕边叫“穷出富入”,表示驱瘟神迎财神。然后煮小糖丸作夜宵,也称“鸡窦(窝)糍”,意是来年鸡鸭成群。黎明时,老妇人习惯背两头削尖的木杆,俗称草枪,在村中大街小巷转一圈后回家,意是希望新年办事“两头利”。初一不准家人睡懒觉,意是睡了懒觉田基会崩塌,实为希望子孙在新的一年养成早起勤劳的习惯。早餐后,家家户户均用糯米粉包肉馅制作大汤糍食之,用意是一年做事完完整整。这天不杀生,只吃除夕剩下的肉菜或预备的鸡鸭。孩子不准讲粗话骂人,给长辈拜年者,长者则以“利是”送之。正月初二至十五,开始探亲访友和串村过洞进行舞狮娱乐活动。探亲访友的礼物以糖环(果条)若干、猪肉1斤多和鸡肉一下胛,俗称“担鸡锥”,但亲友不会乱吃这些礼物,多数只受鸡肉,其余均作“手信”回送。舞狮等民间活动,不以钱为重,目的在于年宵耍乐,舞拜对象多是当年建好新屋的农户或新姰的新郎,祝主人日后生活美满。

三月三

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均杀鸡和做大汤糍奉神、请客。奉神时,除用鸡和猪肉供奉外,还要加上三只熟鸡蛋奉之,称起“常春愿”,意是春天永驻。禁吃酿豆腐,食之说是田地生草不生禾。

清明节

家家户户均用枧水加工过的嫩艾叶拌糯米粉做大汤糍吃,亦有部分农户制锅巴吃,俗称“薄撑扁”。主人带家人到祖坟扫墓,一些农民还在清明前后几日上山采摘茶叶、紫荆蕊、藤蕊炒制药菜,待到夏天冲饮用,功能不但消暑生津,遇中暑发热煎水饮后即愈。清明日,已嫁女绝对不准回娘家过节。

五月节

即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居民有饮雄黄酒、小孩戴艾虎、香囊和悬朱书篆符辟邪及上山采摘松须、枫叶、荷叶、紫荆叶、石菖蒲等煮水洗身的习惯,说是洗了以后病少、皮肤嫩滑。是日,家家户户包粽送礼,宰鸡杀鸭宴请亲朋戚友。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四,俗称鬼节,又称施孤节。此习于农历十二开始用鱼肉与米饭奉神,亦叫供饭。十四傍晚,各家各户皆先以鸡及猪肉在家门口对天祭供,烧纸衣、纸钱,将点燃的香烛沿街而插,传说是给无家可归的阴间小鬼献上人间烟火,施上爱心。这天不请客,亲戚朋友不串门探亲,说是请鬼不请人。

八月十五

中秋节,是传统节日。节日前十天半有,各家已用炒米粉拌糖印饼,随后以四筒米饼与一筒月饼馈赠亲朋。节日当天,分了家的子孙一般都合家吃一餐团圆饭。

除 夕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家家均把正月初一食用的佳肴备好;并将大门的对联及其它门户的红纸贴上,傍晚还将各种工具及作火种用的柴头封上红纸条,寄意来年更加红火;便宜大小提早洗澡,换衣服,并把换下衣服洗净晾好,意为洗去“衰气”洁身自好;新嫁女可回来共吃团圆饭,但不准住宿过夜,否则日后一辈子穷困潦倒;晚餐饭菜一定做得有余有剩,表示连年有余;对小孩进行礼仪习俗教育,告诫小孩新年初一不准讲“死”字等不吉利的话,要给长辈问好、拜年等。

解放节

农历十月十九日,是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12月8日,即农历十月十九日首先解放连山太保的节日。惯过此节的范围只有太保镇部分村庄,各家自己宰鸡杀鸭庆祝,不请客。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