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秧好禾母、秧好一半禾”,抓好水稻育秧,培育适龄壮秧,是夺取早造丰收的基础。各镇农业部门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做好水稻春播育秧的组织管理,做到物资(种子、肥料、农药、秧盘、农膜等)到位、技术到位,确保早造育秧顺利进行。下面就做好早造水稻育秧提出技术意见供参考。
一、播种期
我县地处粤北山区,春暖迟,经常出现“倒春寒”天气,每年适宜早造水稻生长发育的时间较短。为不影响晚造生产,我县早稻适宜播期一般为3月8日-25日,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播种后及时覆膜保温。
二、种子处理
1、晒种。目的是破除休眠,唤醒种子,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减少烂种。在播种前选晴天上午晒2-3小时即可。
2、选种。把种子倒入水中(水温≥15℃)充分搅匀,捞出浮在水面上的空粒、秕粒和虫蛀粒,保留饱满一致的种子。
3、浸种消毒。水温控制在25~30℃,间歇浸种。浸种时,先用0.2%强氯精水溶液(即5公斤水加入10克强氯精)浸8-12小时杀菌,然后捞起用清水反复漂洗3~4次。
4、催芽。浸种时间约48小时,种子吸足水分后即可催芽,催芽前先用45~50℃温水汤种2~3分钟,捞起放入催芽容器,装种子催芽的器具要漏水,注意做好保温工作(控制温度在25~35℃之间),既要防止低温造成种胚破胸参差,又要防止高温烧芽。种子露白后调温催芽促根,至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时即可播种,播种前在常温下练芽3~4小时播种,使种子适应田间温度,提高成苗率。
三、播种
(一)软盘育秧
1、放秧盘。播种前将秧盘摆放于平整好的秧地畦面上轻压,保持秧盘平整一致,每个畦面并排摆放2个秧盘。
2、淋泥浆。取田间较肥沃泥土加水搅拌成泥浆,去除稻草、杂草、石块等杂物后淋于秧盘内,扫均入穴即可播种,泥浆用量以填满秧盘穴孔80-90%为宜,切忌用淤泥或在泥浆中加入未腐熟的家栏肥,以免病菌感染秧苗。
3、播种。播种时要少量抓种,手心向上均匀撒抛,第一轮撒播种量的70%,第二轮播30%补均,尽量减少空穴。播完种后,用木板条轻压埋芽,去除秧盘上多余的泥浆,防止秧苗串根,后盖好薄膜保温。
(二)露地育秧
1、秧田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灌便利、向阳的田块,提前一个月翻耕浸泡,以充分腐烂上季作物和杂草,为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施底肥。在播种前,每亩施用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尿素作为基肥,以确保水稻幼苗期对氮的需求。
3、畦面整理。畦面宽1.2米左右,沟宽0.3-0.4米,畦面应整成龟背形,利于排积水,畦面泥浆沉降后才可播种。
4、播种与盖薄膜保温。将经催芽后种子均匀播在畦面上,丝苗常规稻品种可稍密播,杂交稻品种适宜疏播,利于培育分蘖壮秧,播种后埋芽,有利于扎根立针。需要在晴天及时揭除薄膜,以防高温烧苗,揭膜后应进行适当的灌溉和施肥。
四、秧苗管理
1、炼苗。秧苗进入2叶期开始,白天揭开薄膜两头进行通风炼苗,傍晚重新密封防寒保温,炼苗3一4天后,叶龄2.5-3片叶时,采用半揭膜培育,后根据天气情况可全部揭膜露天。在整个薄膜育身期间,要注意天气情况,如连续晴天高温,每天中等要做好两头通风降温,防止畦内滴水灼伤秧苗。
2、追肥。两叶一心期施断奶肥,促进秧苗正常生长,一般亩施尿素4-5公斤,3-4叶期视苗情追施适量高氮复合肥,促进秧苗分蘖。
3、病虫害防治。秧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绵腐病、苗瘟及田鼠等,各镇农技员应根据县病虫测报站的预测预报,结合当地秧田调查,及时指导农户选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确保秧苗健壮,早造丰收。
4、及时移栽抛插。当秧苗叶龄长到4.5-5片叶时,即可移栽抛插,大田要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多抛插基本苗,加强肥水管理,搭好丰产禾架。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