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农村公路条例》、《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交规划发〔2021〕21号)、《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广东省邮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标准(试行)〉、〈广东省农村物流企业运营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粤交运〔2021〕86号)的要求,现就《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公路路网发展规划(2023-2035年)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发展规划(2023-2035年)》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一)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公路路网发展规划(2023-2035年)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清远市,地处南岭五岭之一的萌诸山脉之中,位于粤、湘、桂三省(区)交界处。西至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北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相接,境内峰峦林立,溪涧纵横,地势高峻,总面积的87%为山地,古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经多年植树造林,全县林业用地面积 106603.32公顷,占全县面积的87.5%;有林地面积102907.16 公顷;森林蓄积量1042.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78%。连山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植被良好,适宜农、林、牧业的发展,成为有机稻、大肉姜、淮山、水果、莲藕、甜竹笋、南药等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土特产有云雾茶、沙田柚、白果、淮山、生姜、有机稻、旱稻、茶油、烟叶、马蹄、莲藕、灵芝、连山土猪、连山麻鸭等。下辖吉田、太保、禾洞、永和、福堂、小三江、上帅共7个镇和53个行政村、4 个社区,省属广东省连山林场位于县内。县城建成区范围东至石龙嘴,西至连山中学,南至沙坪村,北至安平小区、双龙湖公园。当地语言主要是有壮语、瑶语、连山话、地方口音的广州话,普通话也通行。202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93亿元,同比增长2.3%。连山获得的荣誉: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抢花炮)之乡、国家卫生县城、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教育强县。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中国气候宜居县;2015年至2018年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2019年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市、区)、“中国天然氧吧”、广东省健康促进县等称号;2020年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广东省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岭南避暑之都、连山金子山·岭南赏雪胜地等称号。
2021年荣获“艾里缇斯”国际大奖,喜获“中国最具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示范创建区”“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壮歌)之乡”牌匾等称号。
2022年连山非遗项目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鹰扬关景区成功创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等称号。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下辖吉田、太保、禾洞、永和、福堂、小三江、上帅共7个镇,各镇区有着丰富的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十分绮丽的自然风光。
(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发展规划(2023-2035年)
相比城市物流,农村物流发展滞后于城市物流的发展,面临服务对象分散、网络节点不完善、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货运量不足、配送成本高等难题。当前,农村物流已成为制约各地农村发展和物流业转型升级的突出短板。打通农村与城市间的物流通道,实现城乡物资双向的高效顺畅流动,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任务对农村物流提出的新要求。为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全面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农村与城市之间亟需建立健全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通过构建完善的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级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级物流网络节点,完善物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鉴于以上背景,本规划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立足于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物流现状,在充分认识发展农村物流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意义的前提下,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建设。
二、发展目标
(一)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公路路网发展规划(2023-2035年)
本规划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农村公路路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管理体制机制运行高效,农村路网更加畅通、安全、舒适、美丽,与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乡村文化、美丽圩镇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
(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发展规划(2023-2035年)
本规划目标是完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乡镇—建制村”的农村物流网络搭建,初步形成三级网络搭建的示范样板,到2035年全面完成“县—乡镇—建制村”的三级网络架构。其次是整合县域物流资源,城镇化程度相对高的乡镇,以物流中心、快递公司为主体,开展农村物流配送;城镇化程度相对低的乡镇,以农村客运网络与邮政网络、商贸网络合作的办法,开展农村物流配送,最终形成农村物流的三级网络架构,并完成农村物流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工程建设。
三、主要内容
(一)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公路路网发展规划(2023-2035年)
1.主要内容
(1)连山农村公路发展现状调查;通过相关部门的调研及实地的走访,了解连山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2)连山农村公路发展目标;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基础,结合连山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制定连山农村公路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具体目标。
(3)连山农村公路技术发展要求;根据中央“四好农村”提出的背景与目的,结合交通部及省交通厅的相关要求、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连山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农村公路的技术发展要求。
(4)连山农村公路规划布局;根据连山农村节点分布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特点,融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根据农村公路的定义与分类,利用逐层展开法,对连山农村公路总体布局方案进行研究,提出连山农村公路布局方案。
(5)连山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估算;以连山农村公路规划布局为基础,结合连山农村公路发展需求,提出总体建设目标,并建立连山农村公路路网近期项目库,对项目建设投资进行估算。
(6)连山农村公路“管养运”体制规划研究;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的工作任务为依据,结合连山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对连山农村公路“管养运”体制进行规划研究。
(7)政策保障措施;从机构组织、资金筹措、责任落实、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县道建设、养护的相关政策,并提出措施,以保障规划成果的顺利实施。
2.建设规模及投资匡算
结合清远市近年农村公路硬底化及路基拓宽造价的实际情况,通建制村单改双+路网联结工程的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四级双车道)按76万元/公里;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四级改三级)按155万元/公里,新建三级路水泥混凝土路面400万元/公里。美丽农村路中新建4cm 沥青混凝土路面(四级双车道)按110万元/公里;原路面改造加铺4cm沥青混凝土、路域美化整治按53万元/公里。投资合计136501.895万元。
(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发展规划(2023-2035年)
1.本规划范围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所辖的7 个镇(福堂镇、禾洞镇、吉田镇、上帅镇、永和镇、小三江镇、太保镇),包含49个行政村、4个社区,辖区陆地面积121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万,总人口12.48万人。
本规划通过整合客运、快递、零担货运等物流资源,健全完善县乡村各级网络节点,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最终实现县乡村双向流通通道的畅捷,建设覆盖全县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建设:
(1)县级物流服务中心、乡(镇)级综合运输服务站、村级物流服务点规划建设;(2)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主要镇、村物流配送路线规划;(3)农村电商服务网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