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25007323013N/2023-00083 分类:
发布机构: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09-15
名称: 关于印发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9-1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关于印发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9-19  浏览次数:-

关于印发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

 

人民政府,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县气象局反映。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3915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5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精神,全面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2022〕121号)和《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清远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清府〔2023〕36号)要求,加快推进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及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清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推进连山气象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服务保障连山现代化建设。

二、发展目标

2025年,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合理、保障有力、高效安全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公共服务、专业服务、人才支撑、机制保障水平和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

2035年,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气象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气象工作深度融入连山高质量发展大局和各领域,气象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现代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实现气象科研与应用融合发展。将气象科学技术应用研究纳入县级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积极融入市级气象创新团队建设,围绕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智慧气象场景建设、气象为农服务、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开展气象科学技术应用研究。〔责任单位:县气象局牵头,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生态环境局连山分局、县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气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发展精密精准精细业务体系。一是加快健全精密化气象监测体系。强化国家气象观测站网、相控阵天气雷达网、垂直观测系统建设。推进连山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立项建设,并配套雷达信息处理和展示中心业务用楼;优化和升级连山区域自动气象站网,推进行政村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加密地质灾害、山洪易发区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加快完善太阳能、风能、温室气体等观测网,统筹建设农业、水利、水文、交通、旅游、生态环境等高影响行业气象观测网。二是加快健全精准化气象预报体系。完善以数值预报释用为基础的现代天气业务,进一步强化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应用,不断提升分时、分区、分强度的预报预测能力和水平,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时效,发展分区域、分灾种、分行业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三是加快发展精细化气象服务体系。探索构建气象服务大数据、智能化产品制作和融媒体发布平台,发展自动感知、智能研判、情景互动、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探索气象服务数字化融入连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方式和运行机制。提升气象信息支撑能力,依托数字政府一体化平台和基础底座,全面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融合,提升气象数据价值挖掘能力。强化气象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保障。〔责任单位:县气象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县经济发展促进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生态环境局连山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气象防灾减灾安民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构建全链条气象防灾减灾新体系,推进“智慧气象”山洪、地质灾害等示范应用场景建设,提升气象服务综合保障能力。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推进“靶向式”预警信息发布,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精准度。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升区域风险评估能力。推进高速公路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交通预警能力建设。推动完善气象保险理赔体系,细化基于气象指数的巨灾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等灾害风险转移制度,因地制宜、不断推广和扩大巨灾保险、政策性农业气象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常态化机制,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细化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停工、停课、停产、停业、停运等触发机制。支持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完善防雷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支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示范镇建设,将气象灾害防御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完善县、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气象服务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构建“网格+气象”防灾减灾新模式。〔责任单位:县气象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县应急管理局、县经济发展促进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生态环境局连山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气象赋能生产富民工程,增强现代经济体系服务能力。一是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积极支持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开展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开展全链条、精细化农业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强化“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气象服务保障。推进连山大米等优质农产品创建“岭南生态气候优品”品牌,助力培育连山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二是提升“气象+”赋能发展能力。面向重点行业开展全链条气象服务,建立专业气象服务清单,建立分区域、分行业、分灾种、分场景的专业气象服务平台,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提升电力气象灾害精准预报预警和光伏、风能发电功率预报能力。〔责任单位:县气象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县经济发展促进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连山分局、连山供电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气象服务便民利民行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推动公共气象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质均衡的民生气象保障体系。强化气象科普供给能力,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内容,支持建设气象科普馆、气象科普教育研学基地或气象公园。增强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加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估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保障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不断丰富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渠道,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强化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供给,聚焦“衣食住行游学康娱购”等服务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的专业气象服务。强化旅游出行气象服务,挖掘气候生态资源价值,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气象服务水平。建设人群健康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发展优化各类生活气象指数。〔责任单位:县气象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县经济发展促进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水利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残联、县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气象守护生态惠民行动,服务绿美连山生态建设。加强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的监测分析,加强面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气象服务,健全数据共享、预测会商、信息发布、科研协同的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机制。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脆弱区气候安全早期预警系统,强化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等的影响评估。支持建设温室气象监测网,提升典型生态系统碳汇和温室气体等监测评估能力。深入挖掘气候资源价值,发挥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县、岭南避暑之都、金子山赏雪胜地等品牌效应,促进连山乡村旅游、健康养生产业发展。升级改造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制,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生态保护、环境改善、水源涵养、粮食安全、农业增收等能力。〔县气象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县经济发展促进局、县财政局、应急管理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气象引才育才用才计划,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将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县级人才工程及人才培养项目,加大高层次气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支持培育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带头人。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气象工作,支持按规定落实基层气象工作者有关待遇。加强气象教育培训能力建设,将气象干部人才培训如公务员培训等统筹纳入地方干部培训计划。建立健全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县气象局牵头,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健全与清远市气象局的合作机制,加快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支持县气象局与县政府各相关部门、各镇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形成加快推进连山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各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各项保障。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着力推动解决制约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进一步落实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保障机制,支持设立气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健全稳定的气象高质量发展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气象法规的贯彻落实,支持推进气象地方立法工作,进一步规范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灾害防御、气象资料使用等活动。〔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各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建立督办机制。建立县政府组织、县气象局牵头,各地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动态督办机制,每年度由县政府牵头召开加快推进连山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各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