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7323013N/201904-00005 分类:
发布机构: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9-04-08
名称: 关于印发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暨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山府办发〔2019〕3号 发布日期: 2019-04-0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关于印发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暨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9-04-08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暨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径向连山气象局反映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21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暨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连山)全域生态旅游发展,同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要求,根据《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关于开展2017年度“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的通知》(中气协发〔2017〕1号)精神,并参考《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25)》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7-2025年)》等制度,结合连山生态、环境、旅游、气候等规划情况,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连山”)生态环境优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优势,以创建“中国天然氧吧”为契机,有机整合全县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民族风情旅游等元素,充分发掘连山高质量的生态憩息资源,突出连山生态特色,打响生态旅游品牌,推动生态绿色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资产化,让绿色产品、生态产品成为生产力,使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连山舒适的自然气候、优良的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绿色连山、美丽连山、生态文明连山。

    三、连山生态资源分析

    (一)生态环境优美

连山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生态发展区,也广东省西北部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生态环境优势明显,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2012年度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建立了吉田省级生态示范镇,及永和镇大富村、吉田镇石溪村2个市级生态文明村。

连山长期以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各项环境质量数据一直保持优良水平。2018年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98%,没有出现严重污染天气;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区域内地表水水质目标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86.21%,居广东省首位。

(二)民族文化浓厚

连山是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也全国唯一的壮族瑶族自治县。壮瑶民族风情浓郁,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特色显著,风格独特。壮族主要有装古事、歌堂夜、舞火龙、舞木猫、寿星公与龟鹿鹤舞、舞春牛、闹年锣与赛铜锣;瑶族主要有小长鼓舞、舞龙灯、坐歌堂。民族节日主要有广东(连山)七月香壮家戏水节、壮族牛王诞、瑶族盘王节等。

(三)自然资源丰富

连山自然资源丰富。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21846.12公顷,其中,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的95.26%;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的2.34%;人均土地面积19.42亩,人均耕地面积1.59亩。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主要有金、银、铜、铁、铀、水晶石、稀土等。主要分布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主要树种有杉木、松木、油茶、柚(连山蜜柚),珍稀树种16种。县内多年平均总径流量为15.16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5.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3.5万千瓦。

(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加快

连山立足生态发展区,发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以“中国氧吧之城、岭山避暑胜地、壮瑶风情之都”为品牌,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民族生态旅游。初步建成壮瑶山城、金子山、大旭山瀑布群、鹰扬关、雾山梯田等一批景区,其中壮瑶山城是国家3A级景区、金子山是国家4A级景区。正在推进三江花海温泉小镇、大风坑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的建设。

连山是广东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围绕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连山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录制了《连山旅游》宣传片,编著了《连山--岭南屋脊,壮瑶风情醉层峦》宣传书籍;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县直部门绩效考核,并列入县委、县政府每月督查的重点工作;开展了“县树、县花”及“十大手信”评选活动,评出了“县树”铁冬青、“县花”映山红和采胜牌连山有机米、野生木耳、连山笋干、皇后冰绿茶等十大连山旅游手信。通过抓重点、破难点、善作为的工作方法和要求,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各项工作。

(五)生态建设明显加强

连山积极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工作,2016年9月2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新增部分县(县、区、旗)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批复》(国函〔2016〕161号),将连山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标志着连山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连山已编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执行更严格的企业准入条件。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宜居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完成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25)的修编工作,出台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城乡风貌规划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城乡建筑民族特色化建设指引》等制度,规范城乡建设管理。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连山生态旅游现状

连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山清水秀,是珠三角后花园“绿色明珠”,境内峰峦林立,溪涧纵横,县境及周边有50多座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最高山峰大雾山海拔1659.3米。最新森林覆盖率达86.2%,居全省首位。

虽然连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民俗资源等优势,但还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宣传品牌,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也不高,生态旅游品牌塑造能力还较弱,主要存在以下短板:

(一)生态经济基础薄弱

连山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小,结构单一,产业优势不突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重点建设项目、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矛盾突出;招商引资难度大,工业缺乏骨干企业支撑,税源贫乏,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制约明显。

(二)缺乏完善的生态气象监测网络

连山森林覆盖率达86.2%,居全省首位,负氧离子含量高,适合宜居养生。但到目前为止,连山尚未构建完善的生态气象监测网络,无法提供科学、准确、长久的相关气象监测数据,因此本地优良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对外宣传和推广上缺乏客观数据的科学证明和有效支撑。

(三)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亟需加强

连山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运行负荷率低,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进水浓度低。污水截流、收集有待强化,合流制排水系统有待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一般固体废弃物管控体系、污染场地环境监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需进一步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进行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体系尚未完善,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水平有待提高。

(四)连山生态旅游品牌价值有待提高

连山面积大,旅游地点众多,具有小而散的特点,境内十大旅游景点风景秀丽,极具南岭风光特色,但景点知名度都不够高,生态旅游品牌价值有待提高,仅有县城“壮瑶山城”是国家3A级景区、金子山原生态休闲度假区是国家4A级景区。各个景点相隔较远,尚未构建流水型旅游观光路线,还没成功打造出有影响力、有记忆点的本地旅游名片。旅游宣传方案整体性和持续性有待改善,需要找到旅游宣传新的重点和切入点,宣传力度不够大,宣传效果不够明显。

五、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对发展连山全域生态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连山生态旅游资源获得客观评价和权威认可。“中国天然氧吧”评选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组织,是评价旅游气候及生态环境质量,发掘高质量的旅游憩息资源,倡导绿色、生态的生活理念,发展生态旅游、健康旅游的重要活动。通过创建工作,可对连山生态旅游资源尤其是森林资源和高负氧离子空气资源进行客观评价,体现连山对绿色发展的坚守和笃行,特别是通过因地制宜地建设和完善连山生态气象监测网络,可获取连续、具代表性的气象数据,使连山生态旅游资源得到权威组织认可。

(二)有利于推动连山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是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连山实现“十三五”新跨越的迫切需要。在全省的主体功能区划中,已明确地将连山划为生态发展区域,确定了连山作为全省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区、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示范区的主体功能定位。连山坚持“生态文明”发展定位,按照“生态立县”发展路径,提出“4483”发展思路,将“旅游富县”作为四大发展路径之一,把“实施全域旅游”作为八大发展计划之一,通过创建氧吧之城,可以充分发挥连山在应对环境恶化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或减缓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此外,还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连山优良的旅游生态环境资源,监督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经济的发展,体现连山在应对气候及环境变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三)有利于整合连山生态旅游资源,提升生态旅游品牌价值。连山作为粤北生态屏障,以“中国氧吧之城、岭南避暑胜地、壮瑶风情之都”为品牌,大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紧紧围绕建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强的美丽边城、小康连山”的发展目标,坚定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道路,重点抓好生态保护、发展特色旅游。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是打造更具绿色内涵的生态名城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提升连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生态发展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广东省生态县”、“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的生态文化内涵。以创建全域“中国天然氧吧”为契机,有效整合民族文化、富含负氧离子空气、森林等生态资源,打造“氧吧+民族”特色模式,提升生态旅游主题及品牌价值,创建一座“中国氧吧之城”。同时,做好宣传策划方案,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机遇,提高连山旅游业知名度。

六、连山创建“中国天然氧吧”的优势与不足

“中国天然氧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环境气候舒适度、负氧离子水平、环境空气质量、旅游配套状况等,一级指标五个,二级指标十六个。根据初步调研,连山以上大部分评价指标均达到或远远超过评价值,关键具体情况如下:

(一)环境气候舒适度

评价指标:年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达“舒适”的月份不少于3个月。

现状:连山气候环境较好,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较为理想,全年共有长达6个月时间为“舒适”,非常的宜居。

(二)负氧离子含量

评价指标:年平均浓度不低于1000个/立方厘米。

现状:2018年10月9日,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组织赴本县大旭山瀑布群、连山文化广场、连山气象局观测基地等地实地监测,结果显示以上各地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均超过1000个/立方厘米,其中大旭山瀑布群负氧离子含量达2.5万个/立方厘米、连山气象局云物理观测基地负氧离子含量达1200个/立方厘米、连山文化广场负氧离子含量达1000个/立方厘米。初步调研结果显示,连山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到评价标准。

(三)空气质量

考核指标:年平均AQI指数不得大于100,一年中空气优良天数不低于70%。

现状:2016年连山环境空气监测有效天数为345天,空气质量指数(AQI)平均达标天数为338天,其中优为214天,良为124天,优良率97.9%,轻度污染为7天,占2.0%;无轻度以上污染。2017年连山环境空气监测有效天数为350天,空气质量指数(AQI)平均达标天数为339天,其中优为215天,良为124天,优良率96.8%,轻度污染为11天,占3.1%;无轻度以上污染。过去两年连山空气质量均达到评价标准。

(四)生态环境、生态保护、旅游配套措施

考核指标:生态环境优越,生态保护措施得当、旅游配套齐全,服务管理规范。

现状: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6.2%,居全省首位,有1个省级、5个市级、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生态发展区,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生态净土之一,被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秦牧称为“岭南翡翠绿洲”。交通旅游设施完善,地处珠三角2小时通勤圈,县内旅游交通路线发达,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77公里。

根据初步调研,虽然连山以上大部分评价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评价值,但是仍存在生态气象观测网络尚未建立,负氧离子观测记录欠缺,生态气象服务有待完善等等问题,建议在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工作中着重解决上述问题。

七、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工作部署

(一)完善全县生态气象监测网络

构建连山生态气象监测网络,实时监测负氧离子、舒适度、各气象要素等,为连山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旅游气象服务提供基础监测资料支持,补足连山在这方面的监测系统短板。

整合已有生态观测点,重点打造“1+2+2”生态观测网络。将连山气象局综合观测站打造成1个综合生态观测主站(代表城区:连山县城居住区),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作为生态观测站空气质量监测补充,主站在原有气象观测基础上新增负氧离子、紫外线等生态要素观测;在禾洞金子山(约1100米、1300米处)新增2个生态景观观测子站,测量风、温、雨气象四要素和可视系统,兼融原有区域观测站,从而形成连山纵横地形气候梯度观测系统;在吉田三水大旭山(县城近郊:代表连山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布设1套负氧离子监测仪(迁移原监测仪器),在禾洞金子山木屋群中新增1个负氧离子监测仪(县城远郊:代表连山民居和村庄区域)。以上2个景观观测子站和2个负氧离子观测子站与1个主站共同构成完备的生态观测网,为连山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旅游气象服务提供基础监测资料支持

(二)完善全县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

开发连山生态气象监测信息处理和管理平台,并部署在连山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该平台可实时向公众发布气象预警、预报和实况信息。下沉生态旅游气象服务终端,完善生态、旅游气象服务,有气象灾害时实时向公众提供气象预警、预报和实况信息,平时显示负氧离子监测情况、科普知识等。平台具有信息节目内容丰富,自动生成、快速发布的特点,可与服务终端安装地点附近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关联,支持图形、视频、曲线、声音等多媒体方式,实时发布当地精细化的温度、湿度、雨量、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实况、预报预警信息。同时还可插播各类自定义公众信息和科普信息,提供生态气象监测评价、预测预报、效益评估和生态旅游等气象服务。

(三)创建、评审实施工作

组织相关单位专家调研、现场勘察,协调各县级部门提供分析报告,委托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指导撰写总体申报报告;委托相关部门、机构拍摄及制作创建工作专题宣传片(汇报片),做好“中国天然氧吧”宣传工作。提交申报材料后,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组织专家进行实地复核

(四)复查实施工作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对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的地区实行复查制度,定期检查、评估“中国天然氧吧”的情况。检查、评估工作由“中国天然氧吧”评选委员会负责实施,自授牌之日起每三年组织一次;对于没有通过检查、评估的地区,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建议其进行整改,对整改后仍不符合“中国天然氧吧”条件的地区,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有权撤销其“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并进行公示。

为确保“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的复查顺利通过,从2020年起每年由县财政落实生态气象监测网、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维持维护经费每年各20万元,共40万元列入当年财政预

八、实施步骤

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8年10-12月,组织相关专家赴连山实地开展调研,详细了解连山生态气候资源特色,并与连山政府部门座谈,明确连山在创建“中国天然氧吧”评定服务方面的需求,并达成合作意向。

第二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5月,完成连山生态气象监测网络建设和完善连山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建立气候生态数据和生态旅游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阶段:2019年1-5月,完成连山“中国天然氧吧” 总体申报报告,委托相关部门、机构拍摄负责制作创建工作专题宣传片(汇报片),做好“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宣传工作。提交申报材料后,配合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组织的评审专家完成实地复核。

九、创建“中国天然氧吧”部门职责分工

县政府办做好综合协调,统筹推进创建工作

县委宣传部做好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

县气象局牵头组织创建工作,具体负责生态气象监测站的选址与建设,做好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指数记录表、负氧离子数据监测表、气候背景条件分析报告,并做好各部门资料的整理,做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县财政局做好经费保障、设备的采购审批等;

县国土和环保局提供地质环境情况报告;依法清理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加强污染源整治;由属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委托有资质单位承担提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报告》和水质情况报告;

县旅游局提供旅游整体开发情况(含交通、安全、卫生、接待能力等配套设施)报告;

县交通运输局提供交通情况报告;

县林业局提供森林、植物资源报告;

县水务局提供水文情况报告;

县科农局、住建局、卫计局、供电局:及时为创建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材料,根据创建需要提供专题报告

县电视台或影像公司承接制作“中国天然氧吧”申报的专题宣传片(汇报片)并做好宣传工作

各镇负责协助乡镇生态气象监测网和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事宜,包括用地(8m×4m)等

各相关单位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负责落实相关具体事宜。

十、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是连山抢抓发展机遇、打响生态旅游品牌的内在要求,对进一步提高我县旅游知名度、全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部门需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各种形式,搞好宣传动员,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创建工作中来,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扎扎实实地搞好创建工作,圆满地完成创建任务。

(二)加强协调,强化职责。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有关部门需严格按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照目标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抓住重点、难点,各个突破,整体推进;要倒排工期,落实措施,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工作任务。 

(三)强化督查,突出实效。成立连山“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协调领导小组,切实履行协调督查职能,建立“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协调”的工作制度,确保创建工作按计划推进。各有关部门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创造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要主动、及时邀请专家到连山指导创建工作,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确保创建目标顺利实现。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手册、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要在县电视台开辟宣传专栏,及时报道全县创建工作动态,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附件创建“中国天然氧吧”职能部门任务分解表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附件

创建“中国天然氧吧”职能部门任务分解表

单位

事项

县政府办

负责综合协调,统筹创建工作,协调生态气象监测站的建设等,并协助做好申报材料的上报及专家现场勘查,配合县委宣传部做好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

县气象局

牵头组织创建工作,具体负责生态气象监测站的选址与建设,协助做好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指数记录表、负氧离子数据监测表、气候背景条件分析报告,并协助做好各部门资料的整理,协助做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县财政局

协助做好经费保障、设备的采购审批等。

县国土和环保局

依法清理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加强污染源整治;由属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委托有资质单位承担提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报告》和水质情况报告。

县旅游局

提供2018年度县旅游整体开发情况(含交通、安全、卫生、接待能力等配套设施)报告。协助提供旅游整体开发情况(含交通、安全、卫生、接待能力等配套设施)报告;

县国土和环保局

协助提供地质环境情况报告。

县交通运输局

协助提供交通情况报告。

县林业局

协助提供森林、植物资源报告。

县水务局

协助提供水文情况报告。

县科农局、住建局、卫计局、供电局

及时为创建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材料,根据创建需要提供专题报告。

县广播电视台

制作“中国天然氧吧”申报的专题宣传片(汇报片)并做好宣传工作。

各镇

负责协助乡镇生态气象监测网和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事宜,包括用地(8m×4m)等。

其他职能部门

根据创建工作需要,做好相关协助工作。